她们是通晓当地民风民俗、熟知国家政策法规的双语干警,她们常常奔走于草原和山丘,徒步去车辆无法通行、通讯信号差的远牧点,赤脚跨越河流去往对面的偏僻藏寨,把政策法规及时送到牧民群众的帐篷中,传递到牧民朋友的心坎里。
气候的多变性和交通的复杂性,让司法服务在3500米海拔的高原旷野变得艰难。为了消除司法服务的“盲区”和“堵点”,努力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四川省若尔盖县人民法院因地制宜,组建了一支由双语宣传为主、各业务庭精英骨干成员为辅的“草原女子”宣讲队。
“草原女子”的足迹遍布若尔盖草原夏季牧场的每一个黑帐篷。
微风和煦、花开遍野,草原画卷徐徐展开,“草原女子”的足迹已遍布了若尔盖草原夏季牧场的每一个黑帐篷。
“与以前相比,路网结构得到了优化,但依然存在车辆到达不了的地方。夏季,特别是受雷雨天气影响,车辆稍不注意就会陷入泥地沼泽,加之矮嵩草草甸恢复能力差,我们通常都会选择骑马或者徒步到远牧点去开展送法上门服务工作。”“草原女子”成员俄松措说到。
冬季,巡回审判车缓慢碾过结冰的国道213线,车窗外,是持续了好几天的漫天风雪,轮胎上的防滑链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冷空气已然凝固成了镜片上的白霜,前方也只有零星点点的倦马肥牛,车上大家搓着双手跺着脚,这次她们要驶向一处偏远的藏寨,调解一起典型的“家暴门”案件。
被告夺某某系原告尕某家的“上门女婿”,两人于2012年登记结婚且育有三女。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夺某某动辄就对尕某及其家人进行侮辱谩骂,并多次拿刀威胁尕某家人平分家产。分家后,夺某某常常酗酒、赌博,多次对尕某拳脚相向,甚至扬言要杀尕某及全家。惊惧之下,尕某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一并提起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
“家事调解不能一味调和,应当把法庭调解与乡镇综治调解、司法调解和社区(村组)民调组织进行联动,借多方之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若尔盖法院红星人民法庭向尕某所在村委会、辖区派出所等部门送达了该院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同时对夺某某的家暴行为进行了严厉训诫,并告知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律后果。
“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深知这里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清官难断当家事’的观念根深蒂固。”“草原女子”成员索郎纳么说到。
而尕某敢于维权,正是源于“草原女子”宣讲队去尕某所在的藏寨,开展了一场向家庭暴力说“不”的专题普法活动,她们通过“以案释法、以事析理”,“家暴不是家务事”的理念逐渐深入到了藏寨群众的心里,也正是她们的普法让尕某看到了希望,也让更多像尕某这样涉家暴的弱势群体敢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无论冬与夏,在高原和旷野,司法需求在哪里,“草原女子”的法律服务就会延伸到哪里。
在羊群与草坡中,她们与牧羊小伙席地而坐,讲述涉及家庭教育、反家庭暴力、未成年保护、控辍保学、单亲母亲家庭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普法小故事,引导牧民群众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责任、履行法定义务。
深入牧圈毡房,她们向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讲解草原保护、草场纠纷、超载过牧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草原火灾责任追究相关法律法规,提升牧民群众草畜平衡减畜认知、过牧超载治理意识和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感。
背着国徽骑着马,她们驰骋在守护公平正义的道路上,去巡回审判,去定分止争,去畅通诉求渠道,去上门送法服务,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烦心事......“坚守高原公平 维护云端正义”,她们让群众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
在“金色鱼钩”故事发生地,她们把“为群众办实事”的擂台搬到景区“服务站”,以高效优质的司法服务引导旅客文明出游、自觉抵制破坏生态不良行为,为黄河生态司法保护工作搭建一条生态涵养、文旅融合、绿色发展之路。
川西秘境远悠悠,鹰击长空破苍穹。若尔盖的法治建设,亦如草原上的格桑花一样沐浴甘霖、向阳绽放,而“草原女子”宣讲队的组建,让法治之花在诗画若尔盖向阳而生、常开长盛。
流光皎皎,笃行不怠,她们以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正义捍卫者之姿,续写了民族团结进步的精彩华章。盛茂山河,踔厉前行,她们以不负韶华的奋斗者之姿,去绘就那天蓝地青、群山叠翠、黄河荡漾大场景下的公平正义图景。